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轶事史话 > 扬州小盘谷

扬州小盘谷

陆安桥1871|发布时间:2019/12/13 11:25:18|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9042

小盘谷东侧

小盘谷西侧


小盘谷在江苏省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购得徐氏旧园重修而成。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
结构布局
小盘谷园门月洞形,嵌隶书“小盘谷”石额。园门前以火巷将住宅与园隔开。园内以花墙隔为东西两个庭院。西院右首叠湖石假山一座,左首建曲尺形楠木花厅三间,以卷棚游廊连接水阁凉亭,厅后辟一方清池。越三折石桥,即入幽洞,洞在假山腹部,多孔穴,彩光好,上可透入天光,旁可观赏园景。山顶有风亭,可览全园景色,东院粉墙开桃形门,题额“丛翠”。东院有鱼池、花厅、竹树、石笋等。登山可畅怀,探洞可寻幽。
随形造景
小盘谷布局严密,因地制宜,随形造景。园中山、水、建筑和岸道安排,无不别具匠心。岩壁险峻,谷洞深曲,廊、厅随地形曲直,小径陷现通幽。虽为人工所筑,却宛如天然图画。园内北部临池依墙的湖石假山,叠艺高超,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其空间虽小而山峰峻峭,曲洞危崖,濒水有桥,远近成景。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对小盘谷的假山作如下评价:“……山拔地峥嵘,名九狮图山,峰高约九米余,惜民国初年修缮时,略损原状。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山的技术尤佳,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显然出于名匠师之手,按清光绪《江都县续志》卷十二记片石山房云:‘园以湖石胜,石为狮九,有玲珑夭矫之慨。’今从小盘谷假山章法分析,似片石山房为蓝本,并参考其他佳作综合提高而成。”
艺术手法
小盘谷占地小,妙处在于运用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
小盘谷占地不大,也用一道花墙将园子分隔成两个庭院。墙内山池,墙外花木。一边是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
造园艺术
小盘谷在扬州园林中有独到之处,与个园、何园相比,小盘谷占地很小,建筑物和山石也不多,但妙在集中紧凑,以少胜多,即小见大。水池、山石和楼阁之间,或幽深,或开朗,或高峻,或低平,对比鲜明,节奏多变,在有限的空间里,因地制宜,随形造景,产生深山大泽的气势,咫尺天涯,耐人寻味,这是其他园子所不能相比的。
小盘谷总体分为三部分,西部为平房住宅区,中部为一大厅,大厅右为一火巷,巷东即花园。花园分东西两部分,进园门,即为西园。园中有湖山颓石,旧名为“九狮图山”,因其山石外形如群狮探鱼而得名。山下有洞,洞出西口,有池水一泓,池上架石梁三折。池西一水阁凉厅,三面临水,山洞北口,临水设“踏步”,石上嵌“水流云在”。东西花园以走廊和花墙分隔,墙南一桃门,上题“丛翠”,进桃门为东园,园南有凉厅三间。整个园林是以小见大之手法中最杰出者。
小盘谷宜静观,或待清风于水阁,或数游鱼于槛前;或逍遥于山顶,或徜徉于回廊,或闲敲棋子,或倚楼纳凉。如此,方能领略到小盘谷的佳妙之处。
长期以来,这座玲珑娟秀的城市山林被用作某单位的招待所,可谓“深藏闺中人不识”。后来,扬州市政府大力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动迁了有关单位,拨款对该园进行了彻底的修缮,使之恢复了昔日风采。它将作为扬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让广大中外游客一饱眼福。
"掇步" 小盘谷中有山有水,有曲尺形花厅,有水阁凉亭,有水上石梁(桥),布局紧凑。在山洞北口与东仙陡峭的石壁之间,名叫"水云深处"。这里水面上没有架桥,而是以相互连缀的石块供游人行走。以石代桥,称为"撰步",也称作"步石",《扬州画航录》上则称之为"约略"。出山洞,步"约略",过石壁,增添了不少烟水野渡的趣味。
九狮图山
小盘谷中的湖石假山,临日兀立,高险磅礴,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据说,“积雪时,九狮之状毕现”,实际上狮形并不明显。所谓狮形,当从意境和气势上去体味,才能得其“神似”。九狮图山玲珑瑰伟,山上峰峦重叠,狭路逶迤,山下悬崖幽壑,流水淙淙。山洞害朗清幽,设有棋桌。山顶平地如盘,筑有风亭。坐亭中左顾石盼,全园景色尽收眼底
相关著述
已故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著述中曾提到扬州古深巷之中一处娟秀山林—小盘谷。小盘谷,位于丁家湾大树巷,原系清代两江总督周馥的住宅园,1982年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在宅之东偏,有火巷宅屋相隔。园门西向,为月洞门,门首嵌隶书“小盘谷”三字额。入门先见花厅三楹,屋宇高敞,有曲廊绕屋折向后庭。花厅对面为湖石假山,山上黑松古拙,竹影婆娑,苍然入画。花厅东侧,一道复廊将园林分隔为东西两部分,廊壁设一桃形门,桃尖向下,上嵌桃枝桃叶,甚有趣。门前檐下立一青黛峰石,形似寿翁。透过桃形门,可见园内修竹丛翠,花木扶疏。
沿壁廊向北,入花瓶门,眼前突然一深邃山洞,此乃倚壁而筑,外奇中空的湖石山入口。山洞幽深曲折,洞内凉气袭人。洞室开阔处,置天然石块,宛若桌凳,可供游人小憩。洞曲虽深,却并不十分黑暗,原来岩壁上有窍孔,可以透进光来。洞室中段西向有一出口,面临深池。池以湖石驳岸,极为古朴,池水清澈见底,可见游鱼嬉戏。池之西为凫水而筑的水阁凉厅,与池东矗立的假山隔水对峙,使陡崖更显高峻雄伟。水面架有三曲石梁,由洞口通向北岸。池畔有高大广玉兰两株,遮天蔽日,使山谷更添几分深幽。
若由山洞北口而出,须踏过“石汀步”,再经过一段洞曲,才是假山尽头。此时回望峭壁,因无甚退步,更觉山高崖险。洞壁上方镌“水流云在”四字,奇峰、巧云倒映水中,给人无限遐想。山之北端,有悬蹬可供拾级攀峰。山上建一六角亭,半隐于耸峰东侧。登亭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亭与爬山廊相接,沿阶而下,即到园之东部。东园布局清秀疏朗,与西园的紧凑邃密形成鲜明对比。蜿蜒的花墙上,洞窗古朴别致,足资游目。入东园漫步于青砖曲径,婀娜有姿的枫树,繁花满枝的紫薇,一一映入眼帘。游廊一隅,芭蕉与顽石相伴,俨然一幅生动的“蕉石图”……园之最南端,是一处僻静小院,额题“通幽”二字,内筑花厅三楹,修篁绕屋,尘氛不入。值得一提的是,此园东、北两侧连绵数十米的围墙高低起伏,如飞如游,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中龙脊墙的范例。
陈先生对小盘谷的造园手法极为欣赏,他说,此园“危峰耸翠,苍岩临流,水石交融,浑然一片,妙在运用‘以少胜多’的手法。”又说,“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山的技术尤佳,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陈从周《园林谈丛》)


小盘谷 街门

小盘谷 街门

小盘谷街门内砖雕的龛

小盘谷  园门(对面正东为桃形门)

小盘谷 园门上 题额

小盘谷平面图

小盘谷平面图

小盘谷导览图

小盘谷曲尺厅南隔成的庭院

小盘谷   园门  曲尺厅

从桃形门望园门

小盘谷曲尺厅

小盘谷曲尺厅

曲尺厅

俯瞰曲尺厅

小盘谷曲尺厅

小盘谷西园的曲尺厅

曲尺厅旁游廊

小盘谷 曲尺厅旁  湖石小品  游廊

小盘谷  水榭

小盘谷  水榭

小盘谷  水榭

小盘谷  水榭

小盘谷 俯瞰曲板桥  水榭  曲尺厅

小盘谷 曲尺厅和水榭雪景

小盘谷  玉山楼南庭院

小盘谷   玉山楼

小盘谷玉山楼

小盘谷玉山楼

小盘谷 北楼 玉山楼

小盘谷玉山楼

玉山楼楼梯

小盘谷   登玉山楼之楼梯

小盘谷     玉山楼旁湖石

攀登水流云在之石蹬

小盘谷水流云在假山顶石栏

小盘谷 水流云在上石护栏

小盘谷水流云在 上石护栏

小盘谷水流云在上石护栏

小盘谷 水流云在

水流云在

小盘谷 九狮峰  风亭

小盘谷 风亭

小盘谷  水流云在  风亭   九狮峰

小盘谷  九狮峰   风亭

小盘谷  风亭  九狮峰

小盘谷之风亭西边紧邻九狮峰、水流云在上的石护栏;东边往南则为爬山廊,往东为通向东花园的台阶。设计之巧妙,令人叹服!

小盘谷  风亭

小盘谷 风亭内

小盘谷   风亭

假山和围墙构成的一个小天井,取名“云巢”。

各种漏窗,从这里下去,即进入“九狮”肚中。

各种漏窗,从这里下去,即进入“九狮”肚中。

“云巢”小天井进入九狮峰之洞口


小盘谷   假山和围墙构成的一个小天井


小盘谷 花溆门洞

小盘谷游廊

小盘谷 游廊

小盘谷水榭处东望池塘假山

小盘谷  风亭  池塘  石板桥  曲尺厅  水榭   游廊

小盘谷 池塘  玉山楼 石板桥

小盘谷 古井 九狮峰  风亭

石板桥

小盘谷 石板桥

小盘谷 石汀

汀步

小盘谷 假山孤峰 九狮峰

小盘谷 假山洞内

假山内

小盘谷 假山内石桌凳

小盘谷 古井

小盘谷 曲尺厅处远望桃形门

小盘谷游廊   桃形门

小盘谷 通过桃形门进入东花园

小盘谷寿桃门

小盘谷桃形门

桃形门旁一角

小盘谷 怪树

小盘谷怪树

小盘谷 假山

小盘谷 假山门洞

复廊边的东花园

东、西两园之间的复廊和花墙

东、西两园之间的复廊和花墙

爬山廊南望

爬山廊

小盘谷爬山廊

小盘谷 爬山廊

俯瞰东花园

东花园   桐韵山房

小盘谷东花园建筑   桐韵山房

小盘谷东花园   桐韵山房

小盘谷东花园   桐韵山房

小盘谷东花园   桐韵山房内部陈设

小盘谷  过通幽门洞可进入东花园最南院落

小盘谷花园的最西南角

小盘谷花园的最西南角

小盘谷 花园的最西南角

小盘谷 方池

小盘谷 方池

小盘谷   丛翠馆    方池

小盘谷   丛翠馆   方池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