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轶事史话 > 尧渡街上花戏楼

尧渡街上花戏楼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19/12/12 10:30:01|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3577

清乾隆、道光年间,尧渡街建有“徽商会馆”、“晋商会馆”和“六一会馆”(接待本省望江、怀宁、桐城、潜山、庐江、青阳等县商人)。此三会馆和本地商会集资在尧渡街上街头兴建了一座花戏楼,经常请戏班子演戏,以丰富各旅商人和镇上市民的文化生活。与花戏楼同时兴建的还有“余公庙”,庙与楼隔街相对。花戏楼除了进行平时一般的演出外,街上市民每年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庙会期间,除了在庙堂举行佛事活动外,还要在花戏楼演出“目莲戏”,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


清末光绪年间,尧渡镇客商云集,常居人口不断增加,一座花戏楼已不能满足需要。“红顶商人”周学熙因生母吴太夫人生前贤惠,相夫教子倍尝艰辛。1908年,周学熙奏请光绪皇帝下“圣旨”特准为其母在家乡尧渡街立一牌坊,同时建造一座花戏楼,以造福桑梓。牌坊和花戏楼坐落在尧渡街下街头,“击壤”桥南端。周学熙因为皇上特敕,又舍得投资,所建的这座花戏楼规模之宏大和工艺之精巧,远非上街头花戏楼可比,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亳州花戏楼。


亳州花戏楼

1938年,日寇占领尧渡街,纵火烧毁了上街头余公庙和花戏楼。不久,又焚烧了下街头余公庙。1955年,至德县供销社及其所属的土产公司,拆毁牌坊和花戏楼,建造办公楼、门市部及仓库,牌坊构件和广场石板被埋做墙脚地基,至今不得见天日,一对石狮被推入尧渡河。

作者:苏灿余,2008年病故,生前为东至县政协副主席。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