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乡土风情 > 东至风情~日常风俗

东至风情~日常风俗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23/2/24 8:59:04|栏目:乡土风情 |浏览次数: 1494
〔衣服〕料质。民国期间时兴“洋布”,传统的“老布”渐为市民们淘汰,但农家们以自轻自染的老布为主,轻软帛是少数富贵者的衣着。七十年代后化纤纺织品上市风行,老布轻纺自此绝迹,棉纺布材的绝对优势也被打破。如今,城乡穿着差别不大,均为棉、涤、毛、麻、丝混纺或纯纺料质。
款式。本世纪初,对襟男衣开始流行,但仅限于短褂和背褡,穿着者也不多。传统的大襟衣,肥腰裤仍占绝对优势。夏季,男子外出劳动时,下身穿件齐膝肥腰裤叉,上身搭条五尺来长的单布披巾,上山干活还裹以绑腿。冬季,老妇内穿棉絮或毛线绑腿,老夫外加夹布套裤。
二、三十年代之后,城镇时作中山 装、西装、旗袍与短裙,穿着者多为军政文化界人士。对襟便衣逐渐普及,单的、夹的、短袄之类均有,成为男性平民的日常服装。大襟长衣在上流社会中仍有相当的市场。
五十年代后,右衽长衣、肥腰裤相继淘汰,大襟女衣、对襟便衣日益减少,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干部装、工作服及毛线衣、褶裙等取而代之。到八十年代,流行的男女时装五花八门,新颖别致,加上料质与花色的不断更新,使长期以来单调刻板的居民装着为之一改。
〔冠履〕帽子。民国时期,男性市民爱戴乌缎瓜皮帽和风雪帽,农夫多戴马虎帽与毡帽,上层人士则戴礼帽或博士帽。中青年妇女出门,多以黑、青、红布方巾扎头;老年妇女爱戴无顶包头帽。建国后,流行干部帽、风雪帽、马虎帽、鸭舌帽、太阳帽、毡帽、捂头帽以及自织的绒线帽等。六十年代末,村妇扎头巾的日少。
草帽今昔通用。斗笠随着塑料雨衣的上市行销,七十年代左右与蓑衣一起被淘汰。
鞋袜。本世纪初,男人穿浅帮圆头布鞋,冬季穿四块瓦深帮絮鞋,野外劳动穿草鞋,雨天穿牛皮钉鞋、箬壳水鞋(布质,箬衬,桐油涂腻)与木套(木底、草套)妇女穿椎状尖头鞋,鞋长三五寸,鞋面玄色见多,绣花鞋是逢年过节穿的,下雨出门有水鞋。男人的袜子用白布缝缉,辅以青布脚片;妇女袜以青布制成,“裹脚”是撕成条状的本色老布。
二、三十年代起,始有皮鞋、胶鞋、胶底布帮鞋以及长筒线袜等,因居民购买率低,除线袜与胶鞋外,余则长期不得普及。于今,各式商品鞋袜柔软美观,轻便耐磨,被城乡居民广为采用,穿自制布鞋的日少。
〔容饰〕发型。民国初期,男子革除清代蓄辫留须的习俗,时兴光头,平头、满发诸种发型。妇女仍旧留长发:姑娘扎辫子,嫂子挽辫成髻,中老年妇女缠成“巴巴纠”。改剪二短发的极少。解放以来,嫂子剪短发的日多,男子普遍剃满发。到八十年代,小伙子的发型渐长,年轻女人的发型渐短,流行吹风烫发。
首饰。旧时,儿童装饰品有项圈、八卦、长命锁、耳环、手镯、脚镯等,质地随家境贫富有金玉银铜之别;也有颈上系“狗索”,索上悬以铜铃或出土古币的,目的都在于驱凶避邪,以期长大成人。
妇女的传统手饰有钗、簪、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质地同上,贫富有别。解放后,不兴首饰,戴者日少,“文革”期间绝迹,近来复又时髦戒指、项链、耳环等,但戴者屈指可数。
〔饮食〕饭食。主粮大米,辅以麦黍薯稷。一日三餐:丘陵圩口多为早晚吃稀饭,中餐煮干饭;山区三餐干饭:早膳捞饭坯、蒸饭、熬粥,以粥佐餐,中餐多吃冷饭,晚膳吃蒸饭。建国后,市民渐改为每日“两干一稀”。糯米食有汤圆、年糕、粽子、糍粑、冻米等。面食有擀面、贯面、机子面、面疙瘩、馒头、包子、饺子、大饼、油条等。玉米粉做粑、搞糊,多当饭吃。甘薯(山芋)淀粉俗称“山粉”。大麦炒熟磨粉为“焦面”,精制的干粮是芝麻炒米粉。高粱、荞麦、小粟等,多制点心食用。
菜肴。家常以新鲜蔬菜为主,荤素鲜咸调剂配搭。注重火候,多现炒现吃,隔餐的剩菜也要下锅“回火”。现炒菜肴多以辣椒调味。
单味辣椒做菜,鲜炒的有辣椒瘪、辣椒丝等,加麻油凉拌的有咸辣椒糊、辣椒片等。将圆青辣椒拌和玉米粉腌制的“辣椒糌”,吃时加菜油煎炒。干制为佐料的有辣椒壳、辣椒粉等。
山里年前宰猪,有腌制整猪(含头腿肠肚等)的习俗。腌一头的居多,一头以上的不拘零整。清蒸腊肉一般要吃到深秋时节,冬笋烧腊肉为山里名菜之一。丘陵圩区多腌制腊猪腿,且数量有限。咸鱼及咸鸡鸭鹅等,也多在年前腌制。用甜米酒制成的糟鱼、糟肉等,亦为席上上乘。
新鲜素菜随时而异。腌制的以咸白菜、萝卜、芥菜、豇豆为主。酱制的以酱刀豆、菜瓜、生姜见多。干制的有笋干、香菇、木耳、金针、豇豆、月亮豆、芥菜等。豆制品主要有豆腐、豆腐乳、豆豉、豆酱、千张、生腐等。
饮料。自酿的甜米酒和封缸粮食酒,是传统的酒类饮料,近来,时兴原装白酒、啤酒、水果酒等。
饮茶习俗自古有之,但仅限纯粹的绿茶,不饮花茶与红茶,现泡现饮,人各一杯,一般不饮隔夜茶,新茶一上市,不饮陈茶。旧时,非茶区贫民多以干制的山楂枝叶冲泡解渴,其汤红黄色,因称“山楂红”。建国后,渐购茶叶代之。
〔居住〕聚落。一般选择傍山依水、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建立庄园。村庄内部大多是同姓宗家,或是沾亲带故者,以致连村落的名称,也以姓氏称之,诸如徐村、张村、宋家埠、仰家桥等等。大渡口圩区开发较晚,且多系客籍移民,同宗集居的程度也远不及山区。新近圈垦的圩区村落,就不再有聚族而居的痕迹了。
民宅。砖木结构,四室一厅的居多。建造时,先立穿枋梁架,顶上架梁,梁上钉椽盖瓦,然后砖封四壁,前后设有门窗,两端齐檐封火,最后装鼓皮(板壁),铺楼板做平。此类民房虽有矮楼之设,但不宜住人,仅供堆放杂物。梁架的数量决定房屋的规模:一般四列梁架的四室一厅,五列、六列梁架依次为六室一厅、八室一厅。正厅很深,两侧的厢房由弄堂隔开,两两相对,单间面积仅正厅一半尚不足,故四室一厅俗称“明三间暗六间”。横三间的平房不在此列。
建屋上梁,是新居落成的标志。主人宴请宾客工匠,举行庆祝活动,即在此时。
清代两进以上的宅第与四合走马楼等,都设有天井采光排水。明代遗宅进门即为天井,其面积与房间相当。
解放前,沿江圩区大体都是茅棚草屋。七十年代后,渐为砖上(土砖、青砖)架梁的瓦房取代。近几年来,砖木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日多。
民宅方位,座北朝南的见多。旧俗建房重门向,万一方位既定,门向不吉,则须歪开大门以正门向,于今墨守此俗者极少。
〔风貌〕操行。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是三纲五常,劝人行善事,积阴德,妇道以守节终身为要。明清时代,为旧县志记载的孝子有272人,列女(贞、节、烈、贤)2855人,行善者602人。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政治平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以表里统一的集体主义和为民服务精神为主要特征。真善美是人心所向,假恶丑为世所难容。数十年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为人所公认的模范人物,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新的时代风貌。
礼貌。旧时,对尊长行稽首、跪拜、鞠躬礼,平辈关系行拱手、握手礼。如今,祭祀祖先行稽首礼,奠祭先烈行鞠躬礼(脱帽),同志、朋友关系行握手、拱手礼。讲究举止大方、仪表整洁、说话平和,反之,矫揉造作、衣冠不整、语言粗野都是不讲文明礼貌的言行。
互助。民间办大事,如红白喜事、生育寿庆等,亲朋邻居须备礼庆贺;遇着较大的事故,也要解囊相助。俗话说:“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人手不够时,如建房、插田、收割、制茶、伐木等,则采取换工方式,出力帮忙。
择吉。旧时出门旅行和操办大事,事先都要“看日子”,迷信黄道吉日,忌讳黑道凶日或红砂破日,以避凶趋吉。日子对了,要择吉时,如看望病人,给长辈拜年、拜寿等,都必须在上午。此外,还要择吉地,如葬坟、建房等。人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不可人为地择吉,好歹由天,认为“八字即命运”,贫贱富贵、“阳寿”长短都是“八字”注定的,这种旧观念至今还不同程度地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境内山多水广,物产丰富,居民乡土观念颇强。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人类栖息的地方了。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这里既从不是重大事变的策源地,也没有出过叱咤风云的人物,本籍官儒学者,也多业绩平平,出类拔萃者少。无论士庶,众皆依伴乡土,安分守常,耕渔自给,无意从贾,“不事远游”。明清时代,县城经商者徽帮过半。及至今日,流入境内的商贩、工匠等颇多,而土著人氏外出营业者极少。
      (待续)
----摘自 1988年12月《东至文史资料》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