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桥,怎么取了这么个名?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23/2/24 8:54:32|栏目:乡土风情 |浏览次数: 1358


击壤桥是自古以来尧渡河上架起的第一座桥。

尧渡河古名尧城溪,与茹兰溪(今梅城河)为东至县城尧渡镇的前后河。

清宣统《至德县志》载:前河“一出桃墅岭,马坑经双河口;一出方岭、大坑,经步头村;一出抄溪、九风山、栗埠山,经花果园,总汇步头湾,过尧城,汇合茹兰溪,至石印洞、七里湖,达东流入江。”

那时至德县县城在梅城,旧邑之南的尧渡河,为南来北往要津,镇东一山为官池,可鸟瞰全镇。镇下有一渡口曰尧城渡,自古无桥,设航而渡往来。宋·梅尧臣《五日登北台山望尧渡》曰:“南方传竞渡,多在居平词。萧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千桡返鸟飞,两可刻灵蠄。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清·柯举安作《尧渡晚眺》诗赞:“晚溪天作画,一水淡如秋。夕阳留城角,残烟去渡头。柳边渔棹小,竹外寺钟幽。归市人争望,烽头月半勾。”然尧渡河溪流湍急,历风时发,胥弱为灾,洪水暴涨时更有漂没之虞,邑甚患之。

明万历辛亥年间(公元1611年),蜀人王浙创议造桥,集捐俸金千余,组织匠工民夫克日动工,翌年而成。筑石墩12座,架木其上,以资往来。又二年,木腐桥倾,失弱者往往见告,之后去木用石,每墩之间用挑石14条,铺石7条,凡12洞,长40余丈,阔1.3丈,平铺密嵌,坚硬如砥,又护以石柱并铿亭两岸以憩行。往之车者、骑者、负载者辗然而喜,顿忘集木陨渊之惧。竣工之期,乡间父老无不欢欣,集议命名立碑以记。先以首创者王公为桥名,王一再推辞不妥。经一长者提议:渡曰尧渡乃古意也,说的是尧帝曾在此过渡,三皇五帝时,民间流传一歌谣名曰:击壤歌,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哉……”为借古引今,取万民同乐之意,遂命此桥为“击壤桥”。后人曾作联赞其曰:“击壤高歌,山花飞鸟;扬帆远去,溪月随人。”此桥毁于建国前,建国后重修为木质桥面,末几,木桥欲毁,59年于此桥墩上游100米处新建石拱桥一座,以资往来,这就是今日的老尧河大桥。1977年治理尧渡河,又在尧渡新河建一新桥。这座格采用空腹式、悬连线双曲拱建筑,桥有5孔,桥长318米,宽11.5米,桥面高程23米,河底高程13.5米,桥上跑汽车,桥下可行船,桥两旁有钢筋混凝土做的栏杆,留了人行道,并设有路灯6盏,是大石公路线上的一座桥梁。

国逢盛世,县政府于2001年以后,先后在古桥旧址上动工复建击壤桥、新建至德大桥、尧河新大桥,为县城“新八景”增添了新的亮点。

(资料提供 叶峰)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