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家族研究 > 换地风波

换地风波

安徽高院|发布时间:2025/5/9 9:46:57|栏目:家族研究 |浏览次数: 22

       清朝两江总督周馥回忆,其小时候与邻家小孩争斗时,祖父总是会委婉地向邻居道歉,或者送些瓜果蔬菜之类的食物,并告诫周馥说:对方没有礼貌,你为什么不远离他,反而和他争吵呢?即使你有道理,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100多年后的今天,东至县法院昭潭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东至周氏家风中的息诉文化,将东至周氏家风文化运用到案件办理全过程。近日,昭潭法庭的法官实质性化解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瓜果调解,成为东至县的一段佳话。


换地风波起纠纷,老吴建墙未拆除


       老吴和老潘是同村的邻居,关系很好为田地耕种方便,10年前双方约定互换田地,互换时间为10年。10年之约到期后,双方按照约定将土地换回。互换期间,老吴为了自家办棉花厂方便,在老潘田里建了一堵墙,用于隔开棉花厂和其他田地。换回后,老潘要求老吴拆除这堵墙并赔偿占地损失30000元。双方协商未果,老潘将老吴告上昭潭法庭。


多次走访查事实,巡回调解化纠纷




       案件受理后,昭潭法庭王翔法官到老潘的田里进行了实地勘查。经走访,王翔发现,现场确实建了一堵墙未拆除,且还有部分土地因围墙未拆没有归还。考虑到两家是邻居,年轻时关系又很好,王翔决定先组织双方做调解工作。你们是来替老潘要地的吧,这个老潘这么不讲理,你们还帮他,你们法庭该怎么判怎么判!法庭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老吴家,老吴很生气,法庭的人吃了闭门羹考虑到该案前期司法所和派出所也参与调解,第二次法庭邀请了两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老吴家。

 


       老支书,法庭今天来是想帮你把你和老潘的事情解决,至少你要听听法庭的意见啊,今天正好老潘也来了。派出所刘所劝解道。我的土地已经还给他了,他到现在围墙没有拆,还有土地没有还给我,今天必须还,还要赔偿我土地不能耕种的损失30000元!老潘气愤说道。你真不是东西,围墙我随时可以拆,但你一下要我30000元,你怎么说得出口,现在一亩田一年能挣多少钱?你心里没有数吗!老吴反问道。王翔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梳理争议焦点,同时用通俗的语言传达法律规定。与此同时,王翔以东至周氏家风文化中的息讼端”“戒非为等元素为切入点,通过讲解周馥祖父的瓜果调解故事,来劝导双方以和为贵,放下彼此的怨气,并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的传统与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做当事人工作。通过你们的沟通,可以看出你们年轻的时候关系很好,都是邻里乡亲,以前还给对方送过鸡蛋蔬菜啥的,现在遇到的纠纷也很正常,你们之间的问题就是围墙拆除后还需要返还多少面积和补偿的事情,我们今天就现场测量,把面积确定好……”王翔说道。


 


       王法官为这个案件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同意拆除围墙,并进行现场测量,少多少土地就补多少土地给老潘!”“我也同意,那就正常测量,至于补偿款给1000元可以吧?”“你们双方都同意调解,说明今天咱们这个巡回调解有效果,那我们现场进行测量,然后确定拆除日期!




       最终,双方在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见证下,对土地范围进行了测量,明确了要返还的土地面积和拆除围墙的时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10年换地风波得以化解。

 

围墙按约拆除,双方握手言和

 

       日前,在王翔的见证下,围墙正式拆除,0.17亩土地也进行了返还,该起缠绕在两位老人间数年的心墙终于拆除了。




       一场换地风波最终得到了实质性化解,老潘和老吴握手言和,邻里和睦得以延续,东至周氏家风中的和为贵、息讼端在老吴和老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文章来自 安徽高院 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