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良 | 周明泰与几礼居——天津藏书家之八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24/3/25 13:49:23|栏目:家族研究 |浏览次数: 77

来源:《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与藏书家》(山东画报出版社2021年版,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周明泰与几礼居——天津藏书家之八

王振良

  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西洋建筑林立,名人旧居众多。在河北路277号院墙上,镶嵌有一块“周氏旧宅”铭牌。这里所说的“周氏”,就是周学熙的长子周明泰,院中的古典主义风格小楼,就是周明泰的旧居——经常被戏曲史家提起的几礼居。

  周明泰出身于著名的安徽至德(今东至)周氏家族,祖父周馥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曾任山东巡抚、两广总督等,向来为李鸿章所倚重。父亲周学熙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袁世凯幕府,在天津长期主持北洋实业,督办有天津考工厂、天津植物园、天津铁工厂、天津高等工业学堂、天津造币厂等。周馥和周学熙晚年都定居天津,住在小孟庄三多里(旧居位于今澳门路3—7号)。1921年周馥去世,士绅联名上书北京政府,请求建祠纪念。周馥的祠堂荐福庵当年落成,与周氏家祠统称周公祠。现存大殿三间,配房七间。周明泰居于平津之时,每年都要来此参加祭祖等活动。

  周明泰(1896—1994),字志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于江苏泰州。他幼读经史,潜心古籍,并学会德语和英语。1918年,徐世昌在皖系军阀支持下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周明泰以地望、人脉和才学,出任总统府秘书。1922年改任农商部参事,并被派往德国考察欧战后经济。1924年转任内务部参事,1928年以北京政府解体去职,周明泰就此回到天津,随侍周学熙住在小孟庄三多里。此后,周明泰专事实业,先后出任唐山华新纱厂董事、天津久安信托公司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等。

  周氏家族从第一代周馥,到第二代周学熙,再到第三代周明泰、周叔弢,第四代“良”字辈,成功实现了由政界到商界再到学界的华丽转变。而周明泰的一生,恰好由政而商而学,成为周氏家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周氏第三代中,尽管周明泰不是最出色的实业家,但他在家族投资企业里担任董事、董事长等职垂二十年,从未出现过重大差池,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是家族的合格继承者。然而,这位周家的大公子,最大志趣却并非实业。

  周明泰幼年即以颖悟著称,少好文学,长治经史。居官京师时,出版有《三曾年谱》《易卦十二讲》《续易卦十二讲》《后汉县邑省并表》《三国志世系表》等著作。但吸引周明泰全身心投入的,则是当时蓬勃发展的戏曲。关于酷嗜戏曲的过程,周明泰自述云:“余之少时,读书喜钻研史地图表之学……后来渐及稗官野史小说曲部……孜孜不以为倦焉……中年入仕,久居部曹,暇则趣市廛听歌,癖之既久,习闻掌故浸多,更求之古人载籍,亦以治学之方法出之,自以为乐。”

  民国时期收藏戏曲文献的不乏其人,如吴梅、阿英、傅惜华等,但最著名者当推齐如山和周明泰。齐如山藏有戏曲文献数千册,然其后人转让给美国哈佛燕京大学图书馆的,多是稀见明清小说,珍贵戏曲文献仅十数种,其他则已星散四方。而周明泰所搜藏的,通过不同渠道整体化私为公,可谓保存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周明泰对戏曲的特殊情结,使他为了收集有关文献,常常掷千金而不顾,因而常能得到珍善之本。如明代刻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张凤翼续志斋《汤海若批评红拂记》、冯惟敏海浮山堂《不伏老僧尼共犯传奇》、陈与郊师俭堂《鹦鹉洲》等,都是极为罕见的刻本。周明泰收藏的乾隆抄本《幽闺记》,曹文澜抄本《连环记》《寻亲记》《焚香记》,乾嘉间陈金雀抄本《琵琶记》,乾隆四十九年聚坤堂精抄本《牡丹亭》,乾隆五十年桃源厅抄本《南西厢记》等,都附有罕见的昆剧身段谱,是研究戏剧形体动作发展的难得史料。所藏许之衡饮流斋原抄本《五福记》《金丸记》,乾隆内廷抄本昆腔《进瓜记》、弋腔《江流记》等,也是稀见的曲目。

  周明泰还收藏有很多清代南府和升平署抄本。南府和升平署都是清代宫廷常设机构,类似于唐代的梨园,主要管理伶官和宫廷戏剧演出。周明泰藏有南府旧抄本14册,升平署抄本41册,内府抄本158册,其他宫廷承应戏抄本44册,都是世所罕传的宫廷演剧文献。

  周明泰收藏的戏曲文献中,极具特色的部分是戏单、唱片和名伶专号、专集、专刊、特刊、纪念号等。对于观众随手抛掉的戏单,周明泰很早就意识到其文献价值并予以保藏,所存从1881年到1947年,总计超过万张,印刷方式包括木刻、石印、铅印等多种。周明泰又大量囤集唱片,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百代、胜利、高亭、蓓开等公司灌制的京剧选段。至于《尚小云专集》《言慧珠专号》《谭富英特刊》《荣春社科班纪念册》之类,当年只能算是宣传品,如今却成了研究价值颇高的第一手戏曲史料。

  周明泰的书斋名叫几礼居,他以此自号几礼居主人。1933年,他在天津英租界威灵顿路(又称44号路)建起藏书楼一所(即今河北路277号),就是著名的几礼居。楼房主体三层,砖木结构,具有英国古典主义特征,首层有三联拱券式外廊,由天津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沈理源毕业于意大利奈波利工科大学水利和建筑工程专业,长期在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任教授,并开办有建筑事务所华信工程司,在京津两地设计过许多著名建筑。

  年逾九旬的周骥良先生,对堂伯父的这栋房子印象深刻。周明泰亲自参与了小楼设计,刚刚盖好不久,十多岁的周骥良就曾前去做客。周明泰自三多里喜迁新居,也显得特别兴奋,带着周骥良看这看那。整栋房子漂亮极了,卫生间瓷砖都是绿色的,外檐使用褐色琉缸砖,据说全部自英国进口,当时每块价格可购一袋面粉。周明泰的居室在二楼阳面,东面和南面都有窗户。他收集的大量戏曲文献,都安置在几礼居书斋中。

  周明泰所藏清代内府传奇剧本,均以较高润笔聘请高手,用特制的几礼居笺纸工楷写录,然后精心装订并配置函套,号称“至德书屋藏本”。在天津居住的二十年间,可以说是几礼居收藏的全盛时期。

周明泰前半生辗转政商二界,但一直醉心于学问之中。早年除了经史之学,他于金石之学也有涉猎,曾经接手堂兄周季木的珍贵封泥,并于1928年出版了《续封泥考略》六卷、《再续封泥考略》四卷。20世纪30年代,他还与周季木、周叔迦、柯燕舲等组织展社,专门研究史学金石,并出版有展社丛书。不过让周明泰最执着的,仍然是各种戏曲史料。他特别留心笔记、报章、图书、档案中关于梨园的掌故珍闻,对信而可征者随手抄录,久之乃成箱盈箧,最终编成“几礼居戏曲丛书”四种,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陆续出版。


  第一种《都门纪略中之戏曲史料》一册,1932年1月出版。封面题签刘半农。《都门纪略》为清道光年间杨静亭所著北京风土著作,其中有许多京剧史料。周明泰从珍藏的道光、同治、光绪三朝六种版本中,勾沉遗佚按戏班、角色、剧目、剧园等分类排列,非常便于使用。

  第二种《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六册,1932年8月出版。内封题签刘半农。书分前后二编:前编记载光绪八年(1882)至宣统三年(1911)四十余家戏班演出的戏目;后编记载民国以来戏班演出的戏目,并注明时间、地点、演员等。

  第三种《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1932年12月出版。内封题签胡适。全书将有关笔记史料分年排列,嘉庆十八年(1813)起,民国二十一年(1932)止,编年记述名伶生卒、入科、重要演出等。书中对天津名伶记述十分详细,如刘赶三、孙菊仙等。特别是关于孙菊仙,对不少细节都有考证,是研究其生平的一手史料。


  第四种《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六卷,1933年3月出版。封面由胡适题签。1932年冬,周明泰有机会得观北平图书馆所收海盐朱氏旧藏清代南府和升平署档案五百余册,认为“对于清廷演剧之情状,可略得其梗概”,乃夙兴夜寐摘录排比,成《漫抄》六卷,备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至宣统三年(1911)宫廷演剧场合、地点、剧目、承应部门及部分承应者名单、教习名单、乐器名目、陈设方位等,再现了九十年间清代宫廷演剧的基本面貌,填补了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空白。

  1947年底,周明泰迁寓上海。夫人言雍静和女儿周映清(著名骨科专家)等,继续留居天津。言雍静的父亲言敦源,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曾任内务总长。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周明泰又搬到香港,最后移居美国。1994年5月28日,周明泰在西雅图市拉都纳路4014号寓所逝世。临终之前,他特别录下父亲周学熙的“示儿诗”以励后人:“祖宗积德远功名,我被功名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继家声。”

  对于堂伯父周明泰,周骥良的印象是:比较老实,不逛妓院,不抽大烟,不爱吃喝,也不怎么打牌,偶尔去舞场却不跳舞。他所钟爱的独有戏剧。少年时代的周骥良,每次去到堂伯父家里,都会在书房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戏单和书刊。

  1949年去香港前夕,周明泰把珍藏多年的戏曲图籍、文献资料、名伶书画,寄存在民办的上海合众图书馆,仅戏单就装了几大箱。图书馆总干事顾廷龙,专门编制了《几礼居藏戏曲文献录存目录》,收录图书千余种,分杂剧、传奇、乐谱、散曲、乱弹、剧本、清内廷戏曲、曲话、曲目等28类。1953年6月,合众图书馆董事会将馆舍和全部珍藏捐献给上海市政府,周明泰的旧藏也由此化私为公。1955年2月,合众图书馆更名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1958年8月,又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合并为新的上海图书馆。周明泰这批戏曲文献,现在保存于上海图书馆善本库中。


  1957年,周明泰又把存在天津的珍贵京剧唱片献给国家,由中国京剧院接收保藏,其中很多当时即属绝版。据周慰曾先生回忆,这批唱片的捐赠,由梅兰芳从中牵线。梅先生通过周明泰的内弟言纫庵,透问周明泰是否愿意捐赠。周明泰从香港写信给天津的女儿,表示完全同意。此外,周明泰还有部分藏书留在天津旧宅,因在政治运动中被查封,竟然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可惜在20世纪80年代,被低价卖给天津某拍卖行,此后就不知所终。

  周明泰在平、津、沪居住时,因为经常听戏、看戏、谈戏,由此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等名角往还频繁。

  周明泰与尚小云交情最深厚。2013年12月,国家图书馆举办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上海图书馆提供的周明泰旧藏四色抄本《江流记》极其引人注目。这个抄本曲牌用黄字,曲文用墨字,科白用绿字,场步注脚用红字,入眼美轮美奂,抄工可谓精绝。《江流记》讲述的是陈玄奘出世故事,本子上注明“两个时辰零四刻”演完。此本乃乾隆敕命戏曲家张照编写的大内节戏院本,加盖有三枚乾隆的印章。这册《江流记》已知的最早藏者,是“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随着《江流记》展出的,有一封尚小云亲笔信,特别提到将书赠予总统府秘书周明泰,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周明泰对杨小楼演艺最痴迷。他曾用家庭小摄影机,专门拍摄杨小楼演出的《别母乱箭》(又名《宁武关》)黑白无声电影,片长16米,现存其在美国的后人手中。1938年杨小楼去世后,他精选十张杨氏戏单,制成“几礼居戏目笺”作为纪念。1977年,周明泰的女儿周肇良,又遵父亲嘱托重印这套笺纸,后来梁实秋偶然获得一套,将其写入《青衣•花脸•小丑》一文中:“去年我在美国,辗转获得周肇良女士翻印其先君的《几礼居戏目笺》一份,是纪念杨小楼的十张戏报子。八张是第一舞台的,两张是吉祥的。十出戏是:‘水帘洞’‘宏碧缘’‘霸王别姬’‘挂印封金坝桥挑袍’‘山神庙’‘湘江会’‘铁笼山’‘连环套’‘长坂坡’‘蟠桃会’。几礼居是周志辅先生的斋名。这位周先生是杨小楼迷。”

  在周明泰近百年的人生中,关于戏曲的著述多达数十种。除了前述“几礼居戏曲丛书”,主要有刊于北京的《元明乐府套数举略》,刊于天津的《续剧说》,刊于香港的《续曲类稿》《几礼居随笔》《明本传奇杂录》《枕流答问》《京戏近百年琐记》,刊于美国的《几礼居杂著》《杨小楼评传》等。其中在香港、美国所刊大都罕见,只有《杨小楼评传》1992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八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周明泰和他的几礼居,都已经阅尽人世的沧桑。一代戏曲文献收藏大家已经曲终,但他的藏书楼仍风貌犹存,这里现在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中盐天津市长芦盐业有限公司使用。

  2017年5月8日于四平轩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