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乡土风情 > 周馥与梅山摩崖石刻

周馥与梅山摩崖石刻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23/2/23 14:20:06|栏目:乡土风情 |浏览次数: 1157


在东至县城郊的梅山村梅山寺正对面的宝衣坞山上,随新开凿的盘山公路上行,约莫一里路左右近山顶的地方,有几处摩崖石刻(聚宝、龙泉记、神仙遗迹

“聚宝”石刻高、宽各2米左右, 竖排阴刻。上款“民国四年三月”,“聚宝”两大字居中,落款为“汉南鲁宝书题”。



“聚宝”左边,有《聚宝石记》石刻,也为竖排阴刻,宽约1.5米,高约1米,石刻文字由县文物所盛锦朝先生整理:


天地人各有三宝外,此佛有七宝:林多宝塔,清凉宝山,此坞产宝树、宝石、宝禽、宝穴,遂以宝称;余又名(鲁)宝书,何相遇之奇也!宋时,朱晦翁与智南禅此,时聚于此。有致远和尚问曰:“后五百年,若复有人于此会聚,可知其为谁乎?”笑而不应,久之相视曰:“此后当名宝树坞。”今观此石,收束内堂全局而又归之,玉山先生故名之以聚宝。


鲁叔善题 鲁之珉、鲁之璞刊石

石工 韩向道

据盛先生考证,文中的“朱晦翁”即朱熹;“智南”即志南,宋时梅山寺住持,“致远”是梅山寺的和尚。

文中的“玉山先生”,即周馥(字玉山)。据分析,请鲁宝书题款,应该是周馥的意思,将撰文题字者“宝书”的名字汇聚其中,使已有“塔、山、树、石、禽、穴”六宝的佛地增添为七宝,纯属故意宝多显贵

“聚宝”石刻右下方2米处的“仙人遗迹”摩崖石刻,宽约3米,高约1.5米,行书阴刻,字体遒劲。由于“迹”字几乎浸在流水中,若隐若现难以看到,也更难发现落款,属何方墨宝有待进一步考证



朱熹 梅山崇明院 普门岭石刻 鹅湖之会


梅山,座落在东至县城的西侧。十里梅山冲,风景美如画。群山叠嶂组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山中的树木,阔针相混,层次分明,状如蘑菇般的株树和挺拔如伞的松杉树,把大山的骨脊隐蔽在一片绿荫之中。早年这片山上有一片梅林,梅林里梅花朵朵,争相斗妍,把这绿色的山峦打扮得更加好看。在梅山出口处,后人建了一座水库,库水碧波荡漾,绿得就像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翡翠。顺溪旁道路渐入,曲径幽深,零星有几户人家。进深处有一古庙,名为梅山寺据史志记载,宋时的著名诗僧志南曾住此,并在此建有崇明院、净身亭、松关亭,留有春游《绝句》一首,收入《千家诗》之中,其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佳句,折服了许多文人墨客。大理学家朱熹曾带领学子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来到梅山,造访梅山崇明院,一方面舆志南禅师切磋学问,一方面来到这里讲学。兴致所至,还挥笔写下了《普门岭》三个大字,后来志南禅师请石匠镌刻于山道巨石之上,他的学子在宝衣坞山溪中游玩也在溪旁河石上镌刻下不少诗作,至今依稀可见。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徽州、安庆、池州一带广泛传播,对东至影响深远。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